6月11日,全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暨培训会议召开。会上印发《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决定,2020年至2022年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我市新型工业“四梁八柱”,为建设新时代的“活力德州、智造名城”提供强力支撑。
全力构建“541”产业体系
2020年至2022年是我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市新跨越的攻坚期。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机遇,以打造京津冀鲁区域的“活力德州、智造名城”为发展方向,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通过统思想明计划、高定位树品牌、延补链抓项目、优政策强配套、稳存量优结构、强增量拓空间、优流程提速度,全力构建“541”产业体系,做大战略新兴产业,左右传统优势产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实现我市工业经济在链条化、市场化、智能化、资本化和协同化方面的重大突破,加快我市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争当京津冀鲁区域先进制造业排头兵,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打造“活力德州 智造名城”
打造京津冀鲁区域最具产业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即“活力德州、智造名城”。
内涵包括:
培育环境友好型的战略新兴产业,为工业发展注入产业新动能和新活力;
引进创新驱动型的颠覆性新技术,为工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
开拓持续发展型的多场景新应用,为工业发展营造协同共生和生态活力;
推动消费升级型的美好生活新需求,为工业发展激发市场升级和民生发展活力;
打造产城融合型的数字经济新基建,为工业发展拓展智能升级和城市空间。
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
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产业,关键在前沿新兴技术突破及产业化项目。要紧盯技术前沿、产业前沿等,把引入和发展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作为首要切入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本地产业技术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难点是突破区域与产业边界,关键在构建多层次、多要素联动的产业创新生态。将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作为重点,加快构建大企业、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
——产业链区域化完整,从短期看,是稳定本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从长远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要沿产业链汇聚关键要素,通过龙头带动,补链延链强链,全面配套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巩固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生产效率,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要以推动企业、园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为抓手,以产业龙头为主体,以沿链集聚为导向,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集群发展体系。
到2022年力争形成6个4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到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超过4000亿元,力争形成6个4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实现城市排名进位、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达到京津冀鲁区域中上游,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1、规模质量优势呈现。规上企业达2000家,营收过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家、5家、15家、65家左右,80%以上的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上市公司达到20家以上。
2、创新引领实力增强。研发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以上,确保3年内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3、集群发展程度提高。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每个县(市、区)形成1至3个集中度大、产业链条完整、集约水平高、产业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体系。
4、煤炭消费逐年压减。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净压减153万吨,2021年至2022年逐年压减煤炭消费,要加快推进清洁高效利用,加速淘汰低效锅炉,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
加快推动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布局由“散”到“集”,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
从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为——
沿京台高速、京沪高铁纵向交通干线,以园区化承载、高端化发展为导向,集中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带为——
沿德滨、德上高速公路等鲁冀边境横向发展轴,以智能化改造、链条化延伸为方向,重点发展绿色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特色轻工等产业。
从主导产业区域布局看,各县(市、区)聚焦产业基础好、市场空间大、增速快的主导产业1至3个集中发力——
德城区
主导产业为绿色化工、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煤化工、盐化工、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粮油加工、酒水及饮料、休闲食品加工;
陵城区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纺织、产业用纺织品、家纺服装、粮油加工;
禹城市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材料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风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功能食品与保健品、无机非金属材料;
乐陵市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绿色化工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高端零部件、体育产业、医药与医疗器械、精细化工;
宁津县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特色轻工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智能装备、行业成套装备、高端零部件、体育产业、家具产业;
齐河县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医药与医疗器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临邑县
主导产业为绿色化工、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粮油加工、肉制品、酒水及饮料、休闲食品加工;
平原县
主导产业为医养健康、绿色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医药与医疗器械、煤化工、精细化工、酒水及饮料、肉制品;
武城县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中央空调机地源热泵、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酒水及饮料、食品调味料;
夏津县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纺织、家纺服装、粮油加工;
庆云县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智能装备、行业成套装备、体育产业、电子信息制造;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智能装备、行业成套装备、医药与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
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基建产业,主要涉及的二级产业包括智能装备、行业成套装备、高分子及符合材料、特色金属材料、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附:一图读懂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转自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