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轻工纺织产业是山东省传统优势产业。2022年,山东省将其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我们以‘等不得’‘慢不得’‘靠不得’的意识和精神,加速专业群建设,聚焦纺织服装产业主战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开新局’。”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郑德前介绍,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是国家“双高计划”A类专业群,群内包含国家示范、骨干专业3个。
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以打造高水平纺织服装专业群为目标,率先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建立了国家服装服饰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加速度”推动专业群“大发展”,为全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山科样板”。
对接强省战略
构建以产业链逻辑变化为依据的高水平专业群
“我们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全国很多有名的服装公司、设计工作室就排着队等人、签约。这缘于我们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到哪里都能独当一面。”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负责人孙金平说。
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聚焦山东省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新需求,以产业链逻辑变化为依据,积极打造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为核心,以服装与服饰设计、现代纺织技术、市场营销为支撑的专业群,把专业群打造成为服装设计、面料设计与开发、品牌策划与营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在专业群建设中较好地解决了高职服装专业群实践教学缺乏先进理念引领、模式单一、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生产性教学条件不足等问题。”郑德前介绍,该专业群以新技术、新效能为支撑,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学生对企业升级转型的适应性、贴合力明显提高。
产教深度融合
创新“产学研结合、职场化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依托山东省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等合作平台,进行项目开发、技术服务,推进科教融合,重构‘两平台、两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推动课堂革命。”学院专业群带头人、学院党委副书记丁文利说。
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就业能力培养,遵循“平台共享、素质贯穿、能力递进、个性发展”原则,构建了“通识平台+岗位基本能力平台+岗位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产学研结合,职场化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人才培养活力得以充分体现。
“前沿的课程设置,使我们接触到了先进的服装产品设计、服装样品开发、服装高级定制、服装教育相关理论和知识,职场化教学锤炼了我们的技术技能,很多同学一到单位很快就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学校2018届毕业生、现就业于青岛麦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服装设计师、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技能标兵柳清琳说。
为让学生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领,学院构建了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鲁泰产业学院,与潍坊尚德服饰公司共建国家服装服饰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元”合作,对接职业岗位发展阶段,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基点,构建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就业技能和拓展技能4个实践教学能力模块和38个实训项目,制定高标准的专业课程标准30个,开发了实训项目标准32个。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5个,并在国(境)外同类院校中推广应用。建设了“山科金课”30门;新增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个,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
“学徒和企业员工(师傅)培养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员工(师傅)的综合素质,加速提升了学生岗位技术技能。”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高淑霞说。
2022年,山东整合优选10条左右标志性产业链进行重点突破,其中,轻工和纺织服装两条产业链被列入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优先选项。而与学校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链主企业。2018年,纺织服装系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9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试点验收。学生通过到企业阶段性的轮岗学习,靠前接近新技术、新技能,推动了学生身份快速转变,为企业培养了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
聚焦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岗位新需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锚定跨界融合、能力复合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突出3D虚拟服装设计、服装智能生产等课程内容契合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要求,升级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数字化升级背景下的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而学校与潍坊尚德服饰有限公司打造的“全过程、多场景、定制化”服装智能制造工厂,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促进了校服生产及配发智能化、物流调度规模化、资源配置精细化。近日,该工厂上榜山东省2022年省级智能工厂名单,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新跨越。
大师名匠引领
打造专兼结合的多维度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
“我们建成了由院士、泰山学者、19位中国纺织大工匠领衔的55人兼职教师库,培养了4名专业带头人,新增省教学名师1人、省行业首席技师3人。”郑德前说。学校还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力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搭建了技术创新平台,而这批专兼结合教学专家、名师大师撑起了学校立德树人和山东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片蓝天。
近年来,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建设了山东省服装制版与技术服务中心,被国家教育部门认定为全国性协同创新中心;升级建设了山东省行业技术中心(新型纺织面料)、时尚与智能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了山东省新基建项目——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
同时,学校注重发挥大师名匠引领作用,带动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主动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大批大师名匠迅速崛起,成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建设的强大支撑。近年来,先后建成了王方水大师工作室、王世文技能大师工作室、李雪梅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了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还搭建了行业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成为山东中小微纺织服装企业技术革新的“创新源”。
“专业群师生从调研、设计到制作,历时半年时间,为2022年第39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展演服装进行自主款式设计和服装成衣制作360套。”纺织服装系主任徐晓雁介绍,“8位教师带领30名学生进行设计制作的展演服装,分为历史文化秀、世界风筝文化秀和科技文化秀模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风筝元素融于服装设计中,体现了传统和时尚融合、文化和科技融合,一经亮相就惊艳了全场。”
三年来,该专业群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到位科研经费833.93万元,立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开展“中小学四季校服设计与制作”等横向科研、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项目37项,产生经济效益2410万元。持续更新优化和推广国家专业资源库的使用,先后获国家标志性成果61项、省级成果95项,主持修订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项,126所院校来校交流学习其经验。
强化质量意识
培养社会需求的工匠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校期间,老师就向我们讲述‘大国工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励我们传承工匠精神,学好、学精专业技术技能,为实现技能报国理想和个人职业发展打好基础。”2019级陈列一班省级优秀毕业生、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盛夏说。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紧扣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要求,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匠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面向时尚服装设计、新型面料设计与开发、服装智造等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高端领域需求,持续推进“三教”改革,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了一大批有创意、会设计、精技术、善营销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该专业群探索真实场景下的多维度育人模式,学校工厂合一、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品产品合一,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景教学环境和职场体验,学生的工匠意识、职业素养显著提升,涌现出“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标兵”柳清琳、房雪等优秀学生。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8%以上,其中就业于行业龙头企业比例保持在4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以上。“1+X”证书考试通过率为95%。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45项,其中国赛和省级赛事一等奖17项。培养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671人。
“我们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制造强省、数字强省等发展战略,把专业群建立在产业链、需求链上,打造形成了具有‘智能’化特色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为赋能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郑德前说。
(李晨歌 李公科)